中国绿色时报12月29日报道(记者宋晓英)风吹林木动,已难起沙尘,这是柴达木人的生活愿景。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,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,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。
除湖泊外,柴达木盆地更多的是风蚀丘陵和戈壁沙漠。也正因如此,这里是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多、治理难度最大、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地区。海西州委、州政府把防沙治沙作为求生存、图发展、谋富裕的根本大计,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,确立了生态立州目标,在全省率先推行禁牧、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,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,全州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。目前,海西州荒漠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减少42.3万亩,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较2009年增加444.63万亩,实现了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双增长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。
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,海西州着力发展枸杞产业,探索出一条沙漠增绿、农牧民增收、企业增效、地方增税之路。海西成立了防沙治沙公司,实行专业队造林,同时以公司、农牧企业为主,发展枸杞经济林基地建设。
目前,德令哈市已建设枸杞经济林10万亩,每年带动4000余人从事种植和抚育管理,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。德令哈市还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化百强县(市)。海西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,推广杨柳深栽造林4.97万亩,应用生长调节剂造林220万株,生根粉造林140万株,实施了柴达木地区黑果枸杞人工驯化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项目,完成黑果枸杞育苗200万株,示范造林500亩。
都兰县实施的柴达木高海拔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项目、柴达木乡土灌木树种驯化繁育及示范造林技术项目的成功,为柴达木沙漠化地区的林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。项目现已建立荒漠化造林、抗早造林等科技推广示范点4处,形成州、县、乡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,并推行了林业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。
青藏铁路、315国道德令哈段地处流动沙地前沿,人为活动加剧了这里的荒漠化进程,对运输安全构成威胁。海西州实施了沿线绿色通道建设工程,在青藏铁路厚日-连湖段119公里的铁路两侧造林4310.9亩,在109国道格尔木段东出口营造防风林带2652亩,在格茫公路段营造防风林带1500亩,在315国道两侧营造防风林带3714亩,在格尔木、德令哈和乌兰光伏园区绿化9000亩,在柏树山绿化600亩,在德令哈机场绿化3200亩、铺设草坪1500亩,道路绿化和重点区域绿化全部采用节水灌溉造林。林网框架的形成,不但起到防风固沙效果,而且形成了绿色长廊景观、绿色光伏产业园区。
为提升沙区城乡整体形象,海西州各市(县、行委)以创建生态园林城镇为目标,路、园、区、院一起抓,城区以街道绿化为重点,乡村以防护林建设、行道树栽植和村庄绿化为重点。2011年以来,海西州重点建设完成了一批公共绿地、小游园、道路绿化、庭院绿化,绿化面积超过1万亩,完成投资6.2亿元。德令哈市目前绿地率达到35.71%,绿化覆盖率36.6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.18平方米。
格尔木市绿地率20.15%,绿化覆盖率20.52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.04平方米。
本文来源:威尼斯wns·8885556·官方网站-www.jvjh.cn